影音檔案為陸軍少尉謝均的口述訪談,2022年1月22日由青潮人文工作室研究員郭冠佑訪問記錄,地點位於桃園市平鎮區的謝家客廳。
謝均在訪談中表示,他五十歲時從第1軍團(今第6軍團前身)彈葯庫軍械士任少尉退伍。那時的謝均已經成婚,太太是雲林人,他退伍前對長官表示:「政府對退伍有規定,我什麼都不合,但我只符合一個條件:我有家累,有太太又有小孩。」他才得以退伍,因為結婚得晚沒分到眷舍,政府每個月會發給他一筆輔導金。
談到退伍後的營生,謝均提到,他退伍後曾經做過很多種工作,包括從早到晚替人修鞋,他說:「我這樣一個外省人拼到有房子、有兒子、有孫子,不是很簡單的事情。」謝均住家對面有棟矮小的瓦房,那是他們一家在忠貞市場這裡最初的住所,現在一半租出去收租金。至於他現在住的透天厝,以及旁邊分給長子、次子住的房子,都是他用打拼存下的錢所掙來的。現在的謝均由兒孫照顧,對於早年的治家狀況他表示:「你要人家對你好,前提是你自己得先對他們有所付出。」
謝均退伍的時候是臺湾經濟起飛之時,社會正處在劇烈變動之中。許多領著微薄退伍金的老兵多半在這個時候離開軍營,在沒有任何拿得出手的學歷與專業知識的狀況下,努力在這個社會中打拼。先是犧牲自己的青春守衛台灣的安全,接著又在老邁之時投入對台灣的建設,實是讓人肅然起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