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檔案為陸軍少尉謝均的口述訪談,2022年1月22日由青潮人文工作室研究員郭冠佑訪問記錄,地點位於桃園市平鎮區的謝家客廳。
1937年(民國26年)7月7日中日戰爭爆發,謝均在江蘇省如皋縣太平鄉的農村幫忙勞作。同年秋冬之時上海一帶的國軍潰敗,謝均在訪談中表示,雖然在鄉村的他對外面的戰事並不了解,但一直記得日軍到太平鄉後的所作所為,他說道:「日本人強姦殺人、放火搶糧、搶金銀。家裡人逃走後,我們的糧食、米飯日本人不吃,他們直接在鍋子、米缸裡面大便。」
日軍沒有在鄉下多留,日軍撤走後太平鄉出現了游擊隊,緊接著在1938年(民國27年)1月共產黨在江南的游擊隊編成新四軍後,該年9月又成立由程雲逸領導的江北指揮部後,開始收編各路游擊隊與打擊日偽,因而日軍在南京先後成立的偽維新政府與汪偽政權都設置軍隊予以打擊。
1941年(民國30年)6月15日,汪精衛政權與日方決定在長江下游共同清鄉。24日,汪偽政權頒佈〈蘇浙皖綏靖軍總司令布暫行組織條例〉,負責在江蘇、浙江、安徽三省邊區圍剿新四軍與散兵流寇、恢復地方生產。30日,汪偽政權宣布將在崑山、蘇州、無錫、常州等長江南岸各縣為第一期清鄉區域,以武力設置隔離地帶,由偽和平建國軍、保安隊、警察隊共同擔任武力肅清工作。
偽維新政府底下由任援道率領的綏靖軍改編成「蘇浙皖綏靖軍」,從1940(民國29年)年9月5日開始,與日軍在浦口、六合共同圍剿新四軍江北指揮部,9日上午8點半總司令任援道還帶著記者到前線督戰與採訪。隨著「蘇浙皖綏靖軍」的擴編,10月4日,一系列該部隊的指揮官被任命,位在江北的有揚州地區司令熊育衡、南通地區團長沈玉朝。到了1941年(民國30年)1月22日,汪偽政府將「蘇浙皖綏靖軍」改編成偽「第1方面軍」,揚州的熊育衡部隊改為第4師,南通的沈玉朝部隊改為獨立步兵第8旅,繼續清鄉掃蕩。
謝均的故鄉,如皋與泰州一帶,當時主要為李明揚、李長江的游擊隊所控制,為汪偽熊育衡部隊的主要清鄉範圍。對於偽軍,謝均表示他們心理上複雜,宣傳上偽軍的成立目的是維護秩序與民眾的安全,但下鄉的汪偽部隊不是拉伕就是惹得無法安寧,甚至游擊隊也與偽軍私下互為溝通,對此謝均無奈地表示:「那時老百姓只求自保,部隊只要對老百姓好,不強姦不殺人,就都很好了。」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