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檔案為陸軍上士卲生芳的口述訪談,2022年1月22日由青潮人文工作室研究員郭冠佑訪問記錄,地點位於桃園市平鎮區的邵家客廳。
邵生芳在1927年(民國16年)農曆10月14日出生在江西省餘江縣,由於父親邵博鳳好賭,他在三歲時被外婆帶走,由住在貴溪縣的外公夏金鑫養大。
談到自己的入伍原因,邵生芳在訪談中表示,十三歲時,外婆家附近住著一名團長,團長夫人覺得邵生芳長相可人,加上夏金鑫一家生活狀況也不好,便讓邵生芳當丈夫的勤務兵,負責打理團長的生活起居。
依目前史料,可以知道抗戰爆發後,1937年(民國26年)9月4日蔣介石命令76師在11日前集中到浙贛鐵路線上的貴溪待命。26日,日軍轟炸浙贛鐵路線上的上饒及貴溪,在貴溪炸毀鐵路設備與電話線,又炸死貴溪車站的士兵一、民夫三人。12月9日,戴笠下令將嵊縣、餘杭召集的別動隊嚴加挑選後,搭浙贛鐵路局撥交的列車到貴溪,與從上海撤下的別動隊員就地進行整訓。
貴溪縣在抗戰時是浙贛鐵路的一個重要車站,向東可抵杭州灣與上海、向西可以到湖南株洲。向北可經蕪湖到南京,向南則到廣州,可以說溝通四面八方,卻也因此成為日軍航空隊的目標。邵生芳加入的部隊,他雖然只記得該部隊戰後改編成交通警察總隊,實際上是由軍統忠義救國軍、別動軍等敵後特種部隊改編而成,應該是1937年(民國26年)12月9日奉命撤到貴溪整訓的這批別動隊發展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