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照片由桃園范姜宗親會成員拍攝,記錄內容為2016年(民國105年)12月28日,范姜宗親會進行登龕儀式之程序後段,將位於范姜祖堂之內廳、祭祀位置上方所懸吊的三界爺香爐重新歸位。
2016年為了進行祖堂之登龕工程,宗親會成員曾先行將祖堂內廳設置的三界爺香爐移至他處。不同於一般擺放於桌面上的祭祀香爐,三界爺香爐是以垂吊方式來擺設;樣式亦有三耳、四耳之區別,隱顯先祖來自漳州或泉州的差別。客家族群一般稱「三官大帝」為「三界爺」或「三元大帝」,是指道教中掌管三界之神祇。日後關於天公爐之設置與否的討論,也因對「三官大帝」之敬拜,已達到「祭天」之祭祀意義,因而撤除前庭之天公爐。
三官大帝之中,「天官」上元一品九炁賜福天官曜靈元陽大帝紫微帝君掌管神明界、「地官」中元二品七炁赦罪地官洞靈清虛大帝青靈帝君掌理人界、「水官」下元三品五炁解厄水官金靈洞陰大帝暘谷帝君則掌理陰界;神格僅次玉皇大帝,是道教或民間信仰中地位極高的神明。於南桃園地區客家族群聚落中,亦有多座主祀「三官大帝」之廟宇,具有和諧民族關係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