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從封神模式談臺灣神明的升格問題

香火鼎盛的新竹都城隍廟,主神為「晉封威靈公新竹都城隍」,威靈公頭銜的來源,二十多年來一直困擾著宗教界與學界。漢人信仰中的諸天神明,自古以來就有一套完整的封神模式,若非經由這套分封模式出現的神明,經常被官方稱為「淫祀」而加以取締。而古代神明的分封模式大約可分為皇帝分封與道教系統分封兩種,帝制結束後,已無皇帝可分封神明,取而代之的是一些民間人士、鸞堂等團體紛紛封神,也形成許多的社會問題。本文欲透過分析三種封神模式:皇帝分封、道教系統、民間團體,探尋神明升格之歷史淵源,並試著討論新竹都城隍之神明升格問題。

一、前言

二、封神模式之一:皇帝分封

三、封神模式之二:道教系統

四、封神模式之三:民間人士、鸞堂等團體

五、從跨宗教合作案例看神明升格問題


基本資訊

  • 管理者
    新竹市文化局
  • 撰寫者
    新竹市文化局
  • 創作者
    黃運喜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2019/12
  • ISBN
    ISSN10287329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出版者
    新竹市文化局
  • 存放位置
    新竹市文化局
  • 檔案授權

    受著作權法保護-僅限於本平台有限度公開瀏覽

    著作人別:自然人著作

    著作保護類型:長期著作保護類型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