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新竹都城隍廟的木作修護

台灣的傳統建築素有「逢十年一小修,五十年一大修」的術語,因台灣潮濕多雨水的氣候,建築的正常使用壽命縮短,必須小型持續性的檢查修護。新竹都城隍廟從1924年重建至今,曾發現多處漏水漬與白蟻活動及木作腐蝕的現況,但都未曾有過大型的檢查與修護。民國94年(2005),新竹都城隍廟總幹事鄭耕亞邀請國家藝師蔡楊吉主持檢查與維修評估,將新竹都城隍廟全區與法蓮寺全區的木作結構與木雕裝飾,包含柱、樑、通、斗、栱、椽條、面板、插角、圓光、垂花、豎材、獅象座、神房等所有大、小木作構件皆逐一檢查。民國97年(2008)至99年(2010)間正式進行維修工作,主要將都城隍廟內之大木作結構以抽樑換柱方式做維護,並製作榫頭加強結構完整安全。小木作則將黃連吉「四遶」中的「漁」、「耕」,楊秀興的對場性標竿作品「鴻門宴」與黃東吉「單刀赴會」完整修護。

本篇文章紀錄民國97年(2008)至99年(2010)間竹塹城隍廟大、小木作修護之過程,搭配實物與實景照片解說,分小章節如下:

一、緣由

二、進行檢查

三、大木作結構修護

四、小木作木雕裝飾修護

修護舉例1

修護舉例2

修護舉例3

五、結論

六、參考書目

基本資訊

  • 管理者
    新竹市文化局
  • 撰寫者
    新竹市文化局
  • 創作者
    蔡楊吉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2019/12
  • ISBN
    ISSN10287329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出版者
    新竹市文化局
  • 存放位置
    新竹市文化局
  • 檔案授權

    受著作權法保護-僅限於本平台有限度公開瀏覽

    著作人別:自然人著作

    著作保護類型:長期著作保護類型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