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長序
打造驕傲的城市文化品牌
新竹都城隍廟建廟迄今二百七十餘年,是大新竹地區民眾的信仰中心。近年在新竹市政府和新竹城隍廟的合作下,一年一度的竹塹中元城隍祭活動,已經成為北臺灣農曆七月的重要宗教盛事。透過開福門、夯枷解厄、查夜暗訪及遶境賑孤等珍貴的傳統民俗文化活動,加上直播、網路的力量,吸引越來越多年輕信眾及國外朋友的加入,潛移默化轉換了早期人們對 鬼門開 的禁忌心態,讓原本具有宗教民俗神秘面紗的開鬼門儀式,成為信眾爭相目睹的文化體驗,活動參與人數屢創紀錄,城隍祭成為新竹值得驕傲的文化品牌。
成功的文化品牌除了無形的文化內部蘊涵,硬體的設施條件亦為加分關鍵,城隍廟龍鯉廣場位處新竹市的軸心地帶,與東門城及新竹州廳一起建構出舊城區「金三角」。此廣場是市府「步行城市計畫」的重點之一,期藉這次城隍廟周邊環境改善工程,大幅提升廟埕廣場活動空間的品質,提供市民完善步行參拜動線與安全舒適的休憩場所。
在城隍爺的庇佑之下,新竹這座城市越來越進步,在2019年遠見雜誌總體競爭力調查中,新竹市從過去的第八名一路進步,一舉獲得非六都第一,全國第二名的佳績,展現了城隍爺神威顯赫。邀請國人及市民朋友在城隍廟沐浴完神恩,感受百年城隍的文化底蘊及品嘗在地小吃美食後,除了舊城區豐富的人文古蹟建築走訪外,亦可前往自然景觀景點,如賞蟹步道、魚鱗天梯,港南運河公園以及腹地廣大的「新竹左岸」等,感受新竹市的別樣魅力。
本期文獻內容以新竹城隍廟藝術人文視野角度出發,分析欣賞或探討:一、城隍廟地方子弟團在酬神祭祀表演陣頭的「拚台」中,所扮演的角色與功能。二、從城隍廟供桌藝品看竹塹木藝傳統工藝文化發展的歷程。三、城隍廟之雕刻彩繪作品圖說分析。四、城隍廟之大小木作技術的慣習修護。五、城隍神將布袋戲偶與文化的創意結合。期盼未來城隍文化能夠更受矚目,以文化盛宴形式向城隍爺禮讚與祝壽,以宗教的獨特性結合藝術文化的傳播性作推廣,讓藝術文化與宗教文化同時傳承且發揚光大,獲得永續性的文化保存。
本次以「新竹城隍藝文析賞」為主題,邀請張德南老師擔任主編,悉心邀請並收錄5篇主題專文介紹,以及4篇〈從封神模式談臺灣神明的升格問題〉、〈國定古蹟鄭崇和墓誌碑記〉析釋、淺談士大夫宗廟祭祖古禮數及北管振興推手曾建雄先生人物傳記等文稿,在此謹向主編及諸位作者致上誠摯謝意。期盼市民讀者,透過本期豐富的新竹市城隍藝文析賞介紹內容,能更進一步瞭解在地信仰與文化藝術結合發展的情形,對家鄉產生更深一層的文化連結。最後在此虔誠的祈求城隍爺繼續庇佑新竹市,並保佑台灣國泰民安、風調雨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