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能盛興機械廠金屬牌

此物件是能盛興機械廠金屬牌,牌上記載能盛興機械廠廠址、負責人與電話基本資訊。

此物件於能盛興工廠內部找到,推測使用於民國70年代。能盛興工廠是一棟80多年的老建築物,前身為紡織廠後來轉變成鐵工廠,建築原貌廠辦合一;樓下是工廠,二樓是住家。「能盛興」三個字的誕生,是由邱能泉(能盛興工廠前負責人、能盛興團隊前房東)接手父親邱甲留下的真源鐵工廠後,以其「邱能泉」、祖父「邱格興」及大伯父「邱盛金」,三個名字各取一字,將工廠改名為「能盛興」鐵工廠,專注於製造紡織機械,也兼生產過外銷彩帶與針織產品,最後才隨著民國80年代的產業外移潮,正式結束了這段紡織業的歷史。後來能盛興團隊租賃此建築物並將空間改造後,成為集書坊、咖啡店、雜貨店、市集、民宿、展場於一身的地方,是個有生命力、有互動感、層次多元的老屋,讓大家一同分享這裡的獨特與美好。

能盛興工廠,前身為紡織廠後來轉變成鐵工廠,一度成為遊民的居住空間,後來由一群來自不同領域的年輕人進駐改造成一個公義環保展演空間,呈現出不同面向的生活形態方式,賦予80多年的老舊廠房新生命。著重環保、公益、性別平權等社會議題,尊重多元價值、自由不設限、非營利為導向與深耕對土地的情感是他們的核心理念。從獨立書店、表演空間、小農市集到舉辦同志遊行,喚起公民意識,進一步凝聚眾人的力量,反映出另一種走向社會,積極介入公共議題的風貌。能盛興工廠已於2018年1月底永久結束營業。



參考資料

1. 台南能盛興工廠:最苦的小確幸,報導者,https://www.twreporter.org/a/taiwanstore-tainai-ffffactory(瀏覽日期: 2021/11/1)

2. 「能盛興」這個名字怎麼來的?紡織廠裡的漂流史,觀察者藝文田野檔案庫,https://aofa.tw/?p=3126(瀏覽日期:2021/11/1)

3. 老屋.街語系列-能盛興工廠,Wu Talk!台南在地誌,https://wutalktainan.wordpress.com/2017/06/10/%E8%80%81%E5%B1%8B%EF%BC%8E%E8%A1%97%E8%AA%9E%E7%B3%BB%E5%88%97-%E8%83%BD%E7%9B%9B%E8%88%88%E5%B7%A5%E5%BB%A0/(瀏覽日期:2021/11/1)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劉欣欣
  • 創作者
    不詳
  •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2021/10/15
  • 媒體類型
    有形文物
  • 尺寸
    17.9*11.4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