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鶯歌陶瓷

這批相片為台灣新生報記者於1973年11月8日拍攝,主題為鶯歌陶瓷的展覽與製作。位於臺北鶯歌的市拿陶藝有限公司聘請國內出色藝術人才,利用手工製作仿古瓶、鼻煙壼及瓷板,也包括西洋風格的半身瓷、維納斯等陶瓷工藝品。


鶯歌陶瓷業發展始自1804年,吳姓人士由福建磁灶地區移民到鶯歌開創窯業。到了日治中期,1921年陳斐然和當地製陶業者成立「尖山陶器生產販賣組合」,得經辦販賣、利用等四種業務,致使鶯歌成為臺北主要陶瓷生產地。1930年臺灣工業化蓬勃發展,此時鶯歌陶瓷業也走向機械化。戰後時期鶯歌陶瓷業則走向新的里程碑,1962年鶯歌陶瓷業參加在美國國際博覽會,打開浴室磁磚及面磚外銷國際的機會,鶯歌成為臺灣陶瓷業發展中心。


1970年代,鶯歌地區開始生產古典藝術陶瓷,1972年許自然創立市拿陶藝公司,響應中國文化復興運動,引入陶瓷彩繪技術,聘請國內藝術人才,用手工製造仿古瓶,是鶯歌第一家專攻藝術陶瓷的公司。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國史館
  • 創作者
    台灣新生報
  •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1973/11/08
  • 媒體類型
    底片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