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辛亥隧道竣工典禮

跟辛亥隧道竣工典禮有關的相片,共4張
跟辛亥隧道竣工典禮有關的相片,第1張
跟辛亥隧道竣工典禮有關的相片,第2張
跟辛亥隧道竣工典禮有關的相片,第3張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OGDL

辛亥隧道竣工典禮

這批相片為台灣新生報記者於1972年2月14日拍攝,主題為臺北市辛亥隧道竣工典禮。交通部長張繼正親自蒞臨隧道口出席剪綵。隧道全長487.5公尺,穿越中埔山連接大安區與木柵,從此以後自臺北市區前往木柵不用再繞經羅斯福路。


隧道原名為南一號隧道,經副總統嚴家淦命名為辛亥隧道,以紀念中華民國建國60周年及發揚辛亥革命之精神。1967年,臺北市升格爲直轄市,1968年內湖鄉、南港鎮、木柵鎮、景美鎮、北投鎮、士林鎮納入臺北市轄區。升格的臺北市政府進行第一期四年建設,闢建多條市區聯外道路,以連接這些外圍鄉鎮。


辛亥隧道於1972年2月完工,1974年開闢完成的辛亥路一至四段名稱則來自辛亥隧道,這條道路於日治時期1932年都市計畫已有規劃,但與今日路線並不完全相同。道路之後陸續向南延伸,1978年新闢懷恩隧道(南三號隧道,懷念先總統蔣中正恩德),9月14日將連接道路命名為辛亥路五、六段。辛亥路七段原名中港路,原為銜接木柵鎮內兩大幹道木柵路及木新路(原名為保儀路)的南北向道路,拓寬後於1980年5月2日更名為辛亥路七段。


辛亥路與辛亥隧道直到今天仍是臺北市文山區、新北市新店區前往臺北市中心的重要道路之一,而這些道路名稱也保留臺灣當時的時空背景。

下載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OGDL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空間、地域與遷徙
建檔單位國史館
撰寫者
國史館
創作者
台灣新生報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1972/02/14
媒體類型
底片
檔案授權

關鍵詞

回到最上方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