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國立故宮博物院第二期擴建完工

這批相片為台灣新生報記者於1970年3月18日所拍攝,主題為國立故宮博物院第二期擴建完工。故宮並更新展示內容,新增展品有先秦的銅器、琺瑯器、史前至唐代的陶器、明代瓷器、皇室珍玩和飾物等。


國立故宮博物院所藏文物主要為清朝皇室收藏之珍品,抗日戰爭爆發後文物隨政府西遷至中國西南地區,1945年抗戰勝利後文物先送至重慶,於1947年送抵南京,1948年徐蚌會戰發生後由各機關揀選精品運往臺灣。


政府遷臺初期於臺中縣霧峰鄉吉峰村北溝山存放文物及展覽,然而該地地點偏僻,難以有效發揮社會教育功能,1959年決議於臺北興建現代化博物館,因統治者之喜好而設計為中國宮廷式建築。主體建築於1965年8月落成,兩翼建築和護龍則分別在1967年8月和1970年3月完工。


故宮文物作為中華文化的「國寶」,故宮成為中華民國政府作為中國正統的重要象徵。博物院採用的宮廷式建築也反映了當時政府積極打造中國國族認同的現象。總之,故宮博物院帶有濃厚的政治色彩。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國史館
  • 創作者
    台灣新生報
  •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1970/03/18
  • 媒體類型
    底片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