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五守新村張朱桂華訪談錄:「五守新村」的典故由來

影音為訪談張朱桂華的紀錄,由青潮人文工作室研究員王哲謙於2021年9月1日拍攝,地點位於新北市新莊五守新村張宅。

1949年,國民政府撤退來臺,當時撤退至臺灣的中國各省軍民可能達到200萬人左右,國民政府為替其安排住所,多新建或使用日本宿舍,並將各省人民依照軍種、職業等特性分區,聚居於特定範圍,成為「眷村」。「五守新村」的成立,張朱桂華指出,自己在1964年五守新村甫建好就搬入,當時五守共有128戶,是總統府的官員眷舍。

關於「五守」的典故由來,張朱桂華指出,過去在村內都有晨會團拜,居民就要背誦五守信條:「守時、守法、守份、守信、守密」,大人與小孩都要背誦。當時蔣中正提倡要官員軍民共同遵守五守信條,用以對抗中共與安定島內秩序,於是新建立的總統府官員眷舍得名「五守」。張朱桂華見證的是一段為了對抗中共,全民宣示「保密防諜,人人有責」的傳統道德觀念時代。


基本資訊

  • 創作者
    王哲謙
  •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2021/09/01
  • 媒體類型
    影片
  • 參考資料
    廖秀春總編輯,《五守光陰記事本》,臺北:新莊社區大學,2011。 林孜璟訪問、王哲謙紀錄,〈張朱桂華訪問紀錄〉〈未刊稿〉,2021年9月1日,於新莊五守新村張宅。 秦孝儀主編,《總統蔣公思想言論總集》,卷28,〈對臺灣省行政會議訓詞〉,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1984。
  • 時間分期
    戰後時期 (1945~)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