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存至今有關眷村文化或榮民曾製造或所使用過的歷史文物,大致可分為自己與家眷在日常生活食、衣、住、行、育、樂等方面的生活器物。其中時代最具代表性的是那些曾經居住過眷舍的各種老兵或榮民伯伯們,在其一生的軍旅生涯裡的便當盒、水袋、水壺、腰帶、彈包、木質折椅、草鞋、皮鞋、布綁腿、鋼盔、S腰帶、括鬍刀、臉盆與漱口杯、床舖與蚊帳、床單與軍毯等;甚至保衛臺灣作戰的各式武器彈藥品。這些林林種種的各式軍旅用品,見證了眷村文化與榮民保國衛民,甚至為國受傷、犧牲奉獻的大時代故事。
此外,眷村裡的榮民伯伯或各軍種之退伍老兵的獎狀、獎(臂)章、勳章或紀念章、獎盃、榮譽狀等,或相關的軍校畢業證書、補給證、證書或聘書、結婚證書、參戰證明書、榮民證、通行證、軍用差假證、假條、各類考試證書、戰士授田證、准考證、兵籍卡(表)、任用書、受訓文件與結業證書、獎章、臂章、感謝函、服裝卡、血型鑑定證、識別證、負傷證明書、同學會會員證等等,上述這些也可被視為「大時代」裡居住在眷村裡各種「小人物」活生生的生命史,種類與物件非常眾多。雖不乏知名的將領,但那些默默無名但數百、數千計的老兵與榮民伯伯或其配偶家眷一生,其貢獻給國家、社會多年歲月,所換來的一張薄紙、或一枚小小的徽章、或是一張快要破掉且泛黃的證書文件等等,可為我們見證大時代裡的小人物之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