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慈湖憲兵、大溪憲兵與大溪地方關係

慈湖憲兵、大溪憲兵與大溪地方關係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慈湖憲兵、大溪憲兵與大溪地方關係

照片為1980年代慈湖的照片,第一張照片為目前慈湖旁的大門,也是當初蔣中正與蔣經國前來,或者當今重要長官來訪時的要到。第二張照片則為陵寢旁的景象。

自從國民政府來台,蔣中正1960年代來到大溪後,此地就蒙上濃厚的政治色彩,也一直有著「總統之鄉」的別稱。自然而然,大溪的一些變動與蔣氏政權及政治脫離不了關係。

要進入照片中的慈湖區域前,大溪市區是各重要官員必經的道路。據長期在慈湖任職的憲兵任中華表示,所以除了大溪老城區中正公園旁的公會堂被改建為蔣中正的行館外,目前的武德殿也是以前大溪憲兵隊的是中山室,為憲兵上課活動的地點。而當前的圖書館,即是憲兵隊的本部,為他們營長的小辦公室、各參謀的訓練室等。此外,大溪市區也佈滿了憲兵的岡哨,像是要進入大溪的天橋牌樓底下,以前就有重要的岡哨位置,為通報可疑車輛進入大溪的防守要位,武德殿前也有岡哨。

任中華還提到,目前位於蔣經國陵寢「大溪陵寢」旁的「大溪慈湖遊客中心」,也是「蔣經國紀念館」,過往其實為民家的建築與農田,但蔣經國於1988年(民國77年)過世後,國防部警衛大隊從官邸調派第三區隊在此駐守。慈湖區域稱作「慈湖內衛區隊」,而此區域稱為「大溪內衛區隊」。後來此區域為慈湖軍官居住地,之後頭寮連軍隊進駐,近年才成為遊客中心。

至於慈湖地區,原名為新埤,旁邊為牛角湳埤,後慈湖則為龍過脈埤,都因蔣氏政權的進入,而更改名稱。此地的居民也因此受到相關管制,像是進出入口都要碰到憲兵、也無法再去後慈湖捕魚。目前慈湖停車場的地方,以前都為水田,蔣中正過世後,原本居住在新埤的民居也被徵收土地,並在短期內搬遷。

大溪憲兵的設置與慈湖憲兵的進入,因時代背景帶來了地方的安定與國家的安全,但實質上也影響了居民的生活變動,當地憲兵也成為居民的日常生活會接觸的對象,是大溪在地特殊的人文歷史過往。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社會與政治
建檔單位桃園市政府
撰寫者
廖芷瑩
創作者
任中華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民國/戰後時期
媒體類型
照片
檔案授權

關鍵詞

回到最上方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