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慈湖憲兵日常訓練

照片為慈湖憲兵任中華於慈湖任職期間的體能訓練照片。拍攝約在1980年代。第一張是每日500下的槓鈴舉重訓練,第二張則是以防特殊山林火災及緊急任務的組員訓練留念(任中華為第二張照片中,後排最右邊別識別證者)。

任中華說,大部分憲兵的訓練注重軍紀,因此會安排內部教育訓練,也會有奪槍奪刀、反制訓練等。像是位於進入慈湖交通要道的大溪市區,當地地方憲兵隊的訓練就會有道路攔截訓練,如果遇到長官下達需抓捕的人,才能在路上緊急攔截通緝犯,以免犯人一路往慈湖重要地區接近。

體能訓練方面,則因地區需要,有不同的安排。例如:慈湖侍衛的基礎訓練,是每人每天500下的槓鈴或舉重,以維持體力,此外,因為此地的背景特殊,且在當時而言是重要防守區域,需要士兵保有良好的體格與反應力,還特地聘請八極拳大師劉雲樵特,教導士兵們拳法,以軍隊和自身防衛之用。

在地區的應變訓練上,因為慈湖地區靠近山林,因此組織會安排士兵們進行山林消防演練,第二張照片則是消防演練時的留影,當時士兵們正抬著消防幫浦進行保養,並熟悉山林消防相關緊急事件的路線。這是慈湖憲兵隊特有的訓練行程。

桃園因有機場、陵寢和陸軍基地等,為台灣最多憲兵分隊的地方,不同分隊也有不同任務,因此受訓過程內容也不大相同。任中華的訪談為我們解釋,位於山區的防衛部隊如何進行他們的日程,豐富桃園憲兵的歷史。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廖芷瑩
  • 創作者
    任中華
  •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民國/戰後時期
  • 媒體類型
    照片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