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為慈湖憲兵任中華,任職於慈湖時,同事幫忙拍攝留念的照片。拍攝年代約於1983年,照片背景為目前慈湖園區的陵寢區域。
任中華受訪時解釋道:憲兵分為兩種,一為一般憲兵,二是軍中憲兵。前者管轄範圍為軍營外,車子可能為黑色;後者則是軍營內,車子為白色(例如:龍岡六軍團內即有軍內憲兵)。
此外,一般憲兵還分為為地區憲兵(例如:桃園憲兵隊、中壢憲兵隊、大溪憲兵隊)及區域憲兵(針對特殊區域的派防,如過往的官邸憲兵、慈湖憲兵等)。過去戒嚴時期憲兵很多,因此層級也較細,但現在因時空環境不同,已有改變。
地區憲兵隊在戒嚴時期,主要負責道路查察、社會治安維護,以及負責橋樑交通要道的管制,像是過往高速公路收費站,即派有憲兵駐守,如果一有可疑車輛想行駛進入首都台北,憲兵必須立即採取相關反應。此外,地區憲兵下方有許多小分隊,像是以前火車站也能見到憲兵的身影。
而區域憲兵的工作即是保衛特定地區的安全。任中華說,慈湖憲兵隊直屬國安局,並不下轄任何地方指揮部,且其編制特別:裏頭配有陸海空三軍的軍人。憲兵屬於陸軍範疇。慈湖為官邸層級的單位,為重要的中樞,因此附近的陸軍團、中科院,或八德、虎豹坑、三民的地區憲兵,以前都是慈湖憲兵隊下的支援部隊,如果慈湖發生任何事情,他們都必須前來支援。
除了預備支援緊急事件外,地區憲兵與區域憲兵也經常需要合作,像是如果總統、副總統、蔣宋美齡、重要的外交人士要來大溪拜訪,也必須由慈湖憲兵隊主掌沿路守衛站哨派防。例如:如果總統從南崁交流道進入桃園,此時中央國安局會下達命令,協調官會聯繫慈湖憲兵隊,慈湖再請桃園憲兵隊派憲兵沿途站哨,中間經過大溪憲兵隊管轄範疇,即要請大溪憲兵隊接手派防,直到總統抵達慈湖官邸,臨時任務才解除。行政院長等級以下的派防就由地區憲兵隊及地方警察局負責,慈湖憲兵隊則不必統轄。
任中華長期任職於慈湖憲兵隊,收悉解嚴前後的大溪及桃園憲兵細部調派工作,也深刻解釋當時不同種類憲兵間合作的範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