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安陽流亡學生張玜訪談錄:記憶中的土匪綁架

影音檔案為安陽流亡學生張玜的口述訪談,2021年(民國110年)8月6日由青潮人文工作室研究員郭冠佑訪問記錄,地點位於桃園市中壢區張家客廳。

安陽中學學生張玜生於1930年,1949年隨政府渡臺,現居桃園市中壢區。他回憶起1945年(民國34年)國共內戰初期,因為家境富裕,在中國大陸曾遇過土匪綁票。

張玜在訪談中表示,民國初年軍閥混戰,加上八年中日戰爭時局混亂,導致河南土匪橫行。他家屬於地方上的大家庭,為防範盜匪家中甚至有類似城牆的槍垛子用來維護自身安全。1946年(民國35年)8月,張玜就讀「安陽中學」,放暑假時家裡便遭到土匪程道生的搶劫。

當時程道生一夥本想綁走五十多歲的張玜父親,這時候十六虛歲的張玜自告奮勇:「他老人家不能去,我去好了」土匪本來以「你小孩子不行!」不同意,後來張家提供優獲條件交換,土匪才勉強答應以張玜為肉票,要求家屬以三袋麥子來贖人。

張玜跟著土匪離開村子,在野田裡走了五、六華里(約2.5-3公里)後遇到融冰漲水的小河。土匪用繩子把擄掠的牛馬等牲口一一拉去對岸。張玜站的位置偏僻,加上土匪本來也不想帶他。在牲口全部渡河以後,他只記得對面的土匪大喊:「有沒有人?」接著就都離開了。第二天天亮,在野外度過一夜的張玜獨自回家。

1949年(民國38年)4月解放軍圍攻安陽,程道生集團被李振清將軍收編成地方團隊,部隊的團長是一位獨眼的土匪,最後,程道生與他的部隊在1949年(民國38年)5月時,被攻入安陽城的解放軍殲滅了。

根據資料顯示,河南土匪之所以橫行,主要原因為民國初年軍閥混戰,導致地方局勢動盪、農村破產,部份的流民與四散的軍人形成土匪。這些土匪到後來有的轉化成軍閥,更多則繼續留在地方。他們在鄉村地區畫分勢力範圍,甚至能與地方當局分庭抗禮。

1937年(民國26年)中日戰爭爆發,許多河南土匪紛紛打出抗日的旗號組織游擊隊,甚至遊走在各個政府勢力間來獲得部隊番號。1945年(民國34年)抗戰勝利後中國內戰爆發,河南土匪原有的根基早已在1944年(民國33年)一號作戰與共產黨的滲透下逐步被破壞,他們除了歸順共產黨並遭到徹底改造外,便是跟隨國軍參與內戰直到被消滅。

基本資訊

  • 創作者
    郭冠佑
  •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2021/08/06
  • 媒體類型
    聲音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