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凌雲一村郭文慧、郭文敏訪談錄:從老四號到凌雲一村

影音為凌雲一村郭文慧、郭文敏的口述訪談,由青潮人文工作室研究員胡朝欽於2021年10月11日拍攝、紀錄,地點位於桃園市桃園區。

回憶起童年所居住的眷村,郭文敏表示一家最早居住在老四號,也就是建國四村。後來在她12、13歲,約是1962年(民國51年)左右搬到凌雲一村。郭文慧表示二號、老四號跟新四號眷村原本是日本時代的倉庫,改成桃園空軍基地人員居住的眷村,所以老四號的房舍格局非常窄小,房屋內甚至沒有廚房,後來她父親買磚自己蓋起廚房。

郭文敏則說老四號的房舍沒有廚房與廁所,只有客廳與一間房,空間非常狹窄,村中只有公廁,沒有自來水,每天都要挑井水,非常辛苦。

談到凌雲一村,郭文慧指出凌雲一村原本是農地,後來是蔣宋美齡的婦聯會捐資興建,供軍眷居住。郭文敏說她們一家因為家口眾多、三代同堂,決定搬往新建較寬敞的凌雲一村,老四號與凌雲一村都在蘆竹大華村,這片區域被稱作「南區」,是桃園空軍基地南半邊外圍的眷村群落。

對比老四號與凌雲一村的生活,郭文敏回憶住在老四號時還要拿稻草鋪床,生活很苦,還借高利貸、放債,郭文慧想考大學也沒有報名費,高中畢業就去電子廠上班分擔家計。凌雲一村雖然空間依然不寬敞,但是有一個客廳,兩個房間,後面一個小廚房,門口還有前庭,也雇人在隔壁加蓋一間房子給祖父住。空間雖然不夠,郭文敏認為已經很滿足,他們一家人在凌雲一村的生活也日漸改善。

基本資訊

  • 創作者
    青潮人文工作室
  •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2021/10/11
  • 媒體類型
    聲音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