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凌雲一村郭文敏訪談錄:空軍眷村孩子的飛機副油箱

影音為凌雲一村郭文敏的口述訪談,由青潮人文工作室研究員胡朝欽於2021年10月11日拍攝、紀錄,地點位於桃園市桃園區。

關於生長的眷村,郭文敏表示當時她們還住在大華村的老四號,也就是桃園空軍基地南區的建國四村中,當地軍眷都稱作「老四號」。她回憶老四號旁邊有一個大油庫,那是專門給空軍基地內的飛機加油,可以說整個大華都是空軍基地的內部,郭文敏一家散步時都會走到那個油庫,即便後來搬到凌雲一村,仍是離空軍基地不遠。

談到空軍相關的設施,郭文敏說:「村子旁邊有一條河,河邊有一座機堡,它的功能是存放、保護副油箱。」郭文敏解釋,飛機機翼兩側下都會加掛一個一個大鐵罐,就是軍機的副油箱,南區空軍眷村的附近,在村子與村子間都會有「ㄇ」字型的機堡,裡面都堆滿用木柴架起的副油箱,她們小時候都在機堡內嬉戲遊玩。南區幾個機堡的位置,郭文敏指出在新四號(建國十六村)、凌雲一村中間有個機堡;新四號跟老四號中間有個機堡;診療所(現今大華國小位置)跟六號(建國六村)中間也有個機堡,他們這群空軍的孩子會把副油箱拿出來,疊成一落一落,再跑步跳過去,童年的生活幾乎與空軍息息相關。

基本資訊

  • 創作者
    青潮人文工作室
  •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民國/戰後時期
  • 媒體類型
    聲音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