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南大圳自1920年開工已屆百年,時至今日,這座水利設施依然是嘉南地區重要的灌溉設施,其背後是百年來水利職人日常維繫與經驗傳承的結果。他們的故事,值得被細細紀錄。
針對天然災害的預防,水庫在建設時有兩個需要特別注意的地方,第一為防震,第二為洪水宣洩。因此在水庫興建錢的規劃與設計中,必須要以百年最大震度與百年最大洪水的數據去估算並設計,方可「超前部署」,確保水庫能應付多種的極端災害狀態。例如烏山頭水庫的溢洪道,原先有設計擋版,可以使蓄水位加高2公尺,增加可觀的庫容量;但由於烏山頭水庫使用年段較長,設備較為老舊,工程師雖然評估壩體可以負荷,但以謹慎的心態觀之,還是提高安全係數,不設擋版比較保險。
除了天然災害的預防,水庫常態性的控管維護,便是清淤。淤沙可以說是水庫殺手,會大大影響庫容量。烏山頭水庫為「離槽水庫」,淤砂量較小;不過位於水源頭的曾文水庫為在槽式水庫,淤砂較為嚴重,得仰賴定期的清淤才能稍稍減緩,但總緩不濟急,令水庫管理者相當頭痛。
水庫的安全,影響的不僅是水庫本身,更會影響下游人民的用水與生命財產安全,不可不慎。有賴於每五年的定期檢查、定期清淤作業,以及眾多水利工程人員不為人知的辛勞與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