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饗堂

本照片為蔡金蓉於2020年(民國109年)10月所拍攝。饗堂是於1971年(民國60年)7月正式設立,由饗堂前所設的金爐與解說石碑上記載的年代可知。

饗堂當時的主管單位是梨山地區建設委員會,1981年(民國70年)行政主管單位移交到梨山風景特定區管理所,觀光以外的行政均由台中縣、和平鄉負責,隨著梨山國小外省籍師長的離校退休,饗堂的維護逐漸為人淡忘。

1999年((民國88年) 921大地震後中橫公路中斷,加上幾次的風災,饗堂荒廢無人聞問。

根據統計,開鑿中橫公路而殉難的有212人,受傷者702人,平均下來每公里犧牲將近兩人,當時的台灣省政府特地委由梨山地區建設委員會設置饗堂,以紀念這些為國捐軀的榮民弟兄。
1981年(民國70年)委員會改為梨山風景特定管理所,觀光以外權責都交還給當時的台中縣政府和平鄉公所,不過因權責不明,且事隔已久,饗堂逐漸被人遺忘。
直到,時任梨山分駐所所長、現為大梨山中橫復建自救會總幹事劉中平說,在幾天的巡邏時間,發現有饗堂這樣的地方,當時一片荒蕪,香爐甚至還長了一棵樹出來,而饗堂是在祭祀當初開發中橫的英靈,我們不應該遺忘他們。於是劉所長與當地警民合力大力整理周邊環境,讓這祭祀築路忠魂的饗堂得以重見天日。1971年(民國60年)政府為紀念兩百多名築路殉職的工人,在梨山設「饗堂」祭祀,並立銅像緬懷築路人的事蹟。
 「饗堂」沒有長春祠的風光,因設立後,人事、行政、組織更迭,移交不清且事隔已久,饗堂逐漸被遺忘,當年梨山分駐所長劉中平,巡邏時發現髒臭不堪的饗堂,他與居民動手整理定期祭祀,築路人的銅像重新上漆移回饗堂門口,饗堂再現人們眼裡。

基本資訊

  • 所在地-地址
    臺中市和平區福壽路14號
  • 免費進場
  • 是否開放
  • 相關人物
    中橫築路英雄
  • 撰寫者
    蔡金蓉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