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越荊棘路(一)為紀念橫貫公路興工四十一周年而寫〉
本篇報導於1997年(民國86年)7月14日刊登於〈榮工報導〉,作者:李樂軍。本篇內容主要說明李樂軍醫師在榮工處服務40年,回憶東西橫貫東路開工的點點滴滴,都是當年親身經驗,分為五篇記錄,本篇為第一篇。
內容:
本篇說明李醫師為何會到建設第五工程總隊的歷程,著墨篇幅最多的是1957年(民國46年)總隊調往花蓮,參與開闢東西橫貫公路,隸屬合流工程處第二總隊,負責錐蔍橋以西至慈母橋這段,也就是聞名國際的「一線牽、九曲洞及滴水崖」三個觀光景點。
由於兩岸都是高山峻嶺及峭壁峽谷,是橫貫公路東段最艱險的,經常發生山崩落石及山洪爆發,當年都沒有機具的情況下,都是靠雙手。從2月中旬入山勘察地形,2月24日碰到7.3級的花蓮大地震,太魯閣山火花四散,夾雜轟隆轟隆響聲,嚇到全身發抖,李醫師表示這是他有生以來第一次碰到那麼大的地震,印象深刻。由於山中多人受傷待救,總隊長派醫務人員入山,當時李醫師憶起父親的訓示「做醫生的應以救人為先」,道自告奮勇前往。長春隧道被坍方石頭堵住,落石不斷,到白龍橋,有一尊不動天王,跪下磕頭請求保佑後,繼續到白沙橋救人,見到幾天前曾經給他鍋巴吃的老爹,被大石頭壓著只露出頭和腳,鞠躬後繼續救人,先找垂危和休克的傷患,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把傷患處理妥當後,等待救援向外搬運。
從內文中可窺見李醫師將當年開闢中橫的艱難描述深動,尤其面臨花蓮大地震仍奮不顧身救人的驚險,李醫師這種英勇精神令人敬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