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陸嘉社區-男性理髮廳

1949年來台的軍人以青壯年居多,都希望能衣錦回鄉。在政府高呼「一年準備、兩年反攻、三年掃蕩、五年成功」的口號下,並於1952年頒布禁婚令,以審核限制官士兵婚姻。隨著時間的過去,美方反對中華民國政府反攻大陸,在部隊的外省人開始產生思鄉情懷下,於是在1957年後逐漸的放寬軍人婚姻的規定,並鼓勵外省籍官兵與台灣籍女子結婚生子,仍有許多人因國家使命、無人介紹、經濟能力不足下,而維持單身,其中尤以低階士官兵居多。

全國各處幾乎都設有軍事單位,在休假、外出時官兵常找地方休息,調適一下當兵的壓力與思鄉的情懷,於是在部隊附近通常就設男士理髮廳,這些男士理髮廳多請漂亮的小妹來擔任理髮員,前往理髮的軍人心態,多只是藉由與異性說話、聊天來抒發心情,在與身邊美女小妹閒聊抒發思鄉的情懷,這些多數不是所謂的特種行業。

退員進住陸嘉社區後,陸嘉社區內並沒有設理髮部,所以單身退員要在外自行理髮,其中最有名的是與陸嘉社區隔一條巷子的新咪士理髮廳(1977年登記立案),是許多退員常去理髮的地方,每天都門庭若市。因退員常在那進出,長輩擔心家中女孩安全,提醒不要到那附近,所以出入都從公園路、大武街走往奇美醫院至中華路方向。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金冠宏
  • 創作者
    劉國珠
  • 時間資訊
    發表日期
    民國/戰後時期
  • 媒體類型
    照片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