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富台新村眷戶張效娥講述從湖南開始徒步隨國軍撤退走到越南的情形。剛開始她不擅走路常常摔跤,摔成泥巴人。有一次夫妻倆落後部隊,遭遇搶匪,全部物品被搶光,僅剩身上衣服,跟上部隊後同袍還安慰「平安回來就好」。步行通過遷江後,沒多久橋就被炸了,沒幾個人會游泳,也沒辦法救,淹死好多人。走到越南的路上兩旁停了好多車,因為馬路被破壞成一段一段,車子不能開,大家就一步一步走到越南,受了好大的罪。
「遷江」位於柳州與南寧間,許多入越軍民都是循這條路線撤退,在國史館出版的《留越軍民訪談錄(二)》裡,曹玉蘭回憶道「每個人都行色匆匆,衣衫襤褸,幾乎不成人樣。當時誰也不知道自己要去那裡?但有人會告訴你說,反正跟著黃杰部隊走就對了。也不知走了多少晝夜,腳都長了泡,也結了繭,只為了大人所說的不要被共匪給捉住。有日大隊人馬突然不走了,大夥集結在遷江的河邊,那江面不寬,卻水流湍急,河面上搭了一座搖搖晃晃的浮橋。當時所有逃命的人都爭先恐後,不顧死活地搶過那條隨波搖晃的浮橋,好似過這條江就會一切平安,共匪就追不上了。當時有不少老少、殘跛、壯年、婦女都跌下江裡淹死,而搶過橋的人依然故我拼命地擠,整個河邊亂成一團,那慘狀真的是驚天地、泣鬼神。最後連維持秩序的軍人也不見了,浮橋在江面上載沈載浮著,走在上面的人真險象環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