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小朋友於眷村內小巷道

此張照片約攝於1969(民國50年)左右,照片中小孩為中心新村第二代居民,可以看到巷弄兩旁是紅磚牆,在後方則是日式的房舍。


最早中心新村完全沒有圍牆,頂多是用竹籬笆大致上圍一個區域,等到村中小孩長大之後才以磚牆取代竹籬笆的形式。因為房舍建造的時間不同,每戶的預算各也各不相同,因此在中心新村中有各種房舍的型式。有日本式的房舍,也有婦聯會蓋的木造石綿瓦的房舍,屋頂有黑瓦、紅瓦、石綿瓦、油毛氈等等各式樣的屋頂,就連房屋也有磚造以及木造或是後期出現鋼筋水泥建材的房舍。建造時間的先後,可以發現中心新村今昔樣貌的不同。


中心新村的居民都有在北投醫院中服務,彼此就像是一個大家庭,來台灣尚無親人,醫院的同事就是大家的親人,因此許多特殊日子大家就會互相幫忙。像是同事中有人結婚的時候,從迎娶到酒席都是醫院同事幫忙完成,更顯現醫院與眷村的緊密關係。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陳俊佑
  • 貢獻者
  • 時間起
    民國/戰後時期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