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國軍北投醫院精神科主任郭紓為與子女合照

此張照片約攝於1960年代(民國50年左右),地點在國軍北投醫院建築迴廊,畫面中人物為精神科主任郭紓為及其四個小孩,換面中左後方有一位是背對著鏡頭。


郭紓為的女兒郭仲琦1957年(民國46年)於中心新村出生,初中開始離了家住了校,漸漸地離開北投,到台北、美國讀書打拼,但是每當在午夜夢迴還能回到記憶中的小操場,與鄰居孩子玩著騎馬打仗與捉迷藏了。


以前眷村中有小操場(現今將軍府位置),是大家重要的社交場所,左鄰右舍都會相互通知電影放映時間,再帶張板凳集合;元宵節時女孩們也會提著自家手作的生肖花燈到小操場踢蹬一翻,只是燈焰往往不賞臉地會在半路隨著地上的輪子滾阿滾燒成紙灰了……。


中心新村的過年家家戶戶的大人們掛起臘肉香腸,而小孩子穿上了新衣、雀躍地拿著壓歲錢上街買鞭炮去。端午節時村子裡也有包粽子、縫香包的習俗,孩子間比起自家媽媽縫製香包的手藝,笑靨上都充滿著自信。到了農曆八月十五日,文旦、月餅也定出現在桌上,搭配鄰居小孩一同說故事、乘涼、賞月,過個同享樂的中秋節。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陳俊佑
  • 貢獻者
  • 時間起
    民國/戰後時期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