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勞動密集人民公社

虞會璋為勝利商號負責人虞際唐的兒子,在雲南省博尚鎮出生,父母親曾擔任學校的教職,是地方的中產階級、知識分子。虞會璋在5歲時父親為躲避共產黨的階級批鬥而離家,幼兒到少年時期與母親彭學古加入人民公社,在某次機會下與彭學古逃離管束的生活,開始在滇緬邊境逃亡求生。

1956年成當時在彭學古、虞會璋母子兩人在耿馬(今雲南省臨滄市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耿馬鎮)的軍人家中當保母,共產黨因為成立人民公社,開始盤點地方人力,他們須回到戶籍地作等候進一步的分配。
1957年是中國共產黨的大躍進,展開「三化運動」,虞會璋還能順暢的念起當年的口號:生活集體化、組織軍事化、行動戰鬥化。
開始參加人民公社的密集勞動工作,像是修水庫、大煉鋼、修道路,虞會璋回憶當時的土法煉鋼,每一戶人家的菜刀交給政府之外,哪裡有鐵礦用炸藥開鑿運到人民公社後敲碎丟進火爐中融化成漿,等到凝固後再敲開分出鐵礦、銀礦、銅礦後再上繳到人民公社。

此圖為1963年彭學古與虞會璋從人民公社逃亡到緬甸營盤擔任教職時所拍攝的個人照,照片背面由彭學古註記「民國52年至滇緬游擊區營盤(允恩)小學任教時攝」,虞會璋回憶彭學古當時在人民公社吃飯時常常搶不到飯菜,相當有文采的母親彭學古還苦中作樂作了打油詩:「吃飯不要忙,只要碗大筷子長。」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虞薪澄
  • 貢獻者
    兒子
    虞會璋
  • 創作者
    不詳
  •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1963
  • 媒體類型
    照片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