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張「八星寶星獎章執照」是民國五十二年的軍人節頒發的,當時國軍警備總部的開發大隊完成了「東臺灣開發計劃」中十五墾區的「光華墾區」,築了堤、開了路、造了田、挖了溝、修了渠,然後轉交給退輔會去經營農場,「光華農場」就是在民國五十二年建場的。推測邱金華一路跟著開發大隊從台東開墾到花蓮,完成「光華墾區」之後,正好申請退役,準備脫下軍服,進入農場安家養老,所以在退役前夕的軍人節,獲頒這張「八星寶星獎章執照」,用青春血淚換來「服務勤奮」四個大字。
我相信這張執照上的三位頒發人俞大維、彭孟緝和劉安祺若在世,一定也無法為我們講述或證明這位陸軍上士究竟是怎樣的「服務勤奮」吧?但我們或許可以從他的遺孀的敘述中去勾勒出這位和善、大方、勤勞、敬業、肯幹的上士形貌。莊大妹女士的娘家也因了這個溫暖有愛的女婿,而紛紛從偏遠的富里鄉東里村搬來光華附近居住,並且加入志工回饋的行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