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眷村媽媽的家庭副業-縫娃娃

這張照片是吳冰雲拍攝,照片中是他妻子-劉超蓉正在做手工洋娃娃,拍攝時間是1975年(民國64)年4月25日。照片中的桌面有已經完成的洋娃娃數隻,桌上有一把剪刀、線材,劉超蓉正在專心手作編織,地點位於家中的客廳。


1975年(民國64)時,原本的木造魚鱗屋已經進行第一次的改建了,客廳相較過往已經寬敞不少。然而客廳即工廠的生活,也在新竹空軍眷村裡面蔓延開來。主要當時眷村媽媽能有工作機會的並不多,當時正逢台灣經濟起飛期,許多的工廠都需要家庭代工,新竹空軍眷村媽媽們為了貼補家用,當然相當樂意。每一個村都有自己主流的代工作業。像是空軍一村的居民,對於竹風鈴的代工作業就深有印象。而在牛埔的居民對於聖誕燈的代工作業也是念念不忘,不管燈泡多扎手,只要能為家裡多賺些錢,眷村媽媽都勇往直前。


在1970年代,空軍士官的薪俸每個月是四、五百元新台幣。同時,工廠做工的女工工資有六百元,大學本科畢業生入職場從四千元起薪,一般局級公務員幹部以上約四千至五千,台灣平均國民所得一路飆升。軍人家庭雖然有美援物資對補助,但是在經濟與物價起飛的那個年代中,總是捉襟見肘。賺錢養活孩子,成了生活中重要的事。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丁嘉昱
  • 創作者
    丁嘉昱
  • 時間資訊
    登錄日期
    2021/07/20
  • 媒體類型
    照片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