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由在2007年12月發表,收錄在2008年出版的埔里鎮文化手曆,照片是王灝、張勝利等人提供,內容為台灣民間常見的大士爺,是紙糊工藝作品。民間信仰建醮與中元普渡的宗教活動裡面,最常見的紙糊神尊-大士爺,也在象徵921災後心靈寄託的埔里戊子年清醮大典醮壇中,成為眾人矚目的工藝焦點。
2008戊子年與2020庚子年的埔里鎮祈安清醮大典,吸引許多民眾前來醮壇參觀,其中又以大士爺的傳統紙糊藝術,最受關注。大士爺又稱普渡公,亦是鬼王,有鎮壓孤魂野鬼的力量,也被視為觀音大士化身,是民間建醮活動中最具代表性的神尊,其五官及相貌非常高聳奇特,相傳是用來震攝鬼魂。而在埔里醮壇中的大士爺,除了具有信仰功能外,更代表紙糊工藝融合美學的新概念。
921地震後首次舉辦的戊子年祈安清醮大典,佇立起象徵慈悲保境的大士爺,讓居民心靈上更加安定,是代表埔里鎮在心靈藝術與傳統工藝文化最佳的融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