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由在2007年12月發表,收錄在2008年出版的埔里鎮文化手曆,照片是王灝、張勝利等人提供,內容為紙武將乘坐獅子的紙糊神明,是民間醮典中的特色。921地震後,埔里鎮舉辦過兩次12年一度的清醮大典,對撫慰人心及振興地方文化有著深遠的意義,清醮活動中又以紙糊神明最具象徵性,可以說是民間信仰與傳統藝術的視覺融合嘉年華會。
埔里建醮中的紙糊神尊與傳統醮場一樣,最常見的就是大士爺、山神、土地神等神明,其他像是金甲神、雷公電母、四大天王等都會出現在其中,而除了神明之外,各類紙厝像是寒林所、沐浴亭等亦是琳瑯滿目,每種紙糊作品都有其特殊功能及代表意義。主導埔里清醮紙糊藝術的名師李清海,也特別在戊子年祈安清醮大典中,將神明座騎的神獸用其精湛手藝,製作的栩栩如生,在醮場中堪稱一絕。
埔里建醮的紙糊神明,在戊子年與庚子年的清醮大典中,不但吸引眾人目光,也成為在921震後,山城埔里宗教慶典的一大特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