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拍攝於2003年12月13日,在埔里地理中心碑,參與「埔里多元文化季」的噶哈巫族人,盛裝於活動會場合影留念,事實上,這一天也是「番過年」。921地震後,四庄重建站和守城社區於1999年12月22日,首次在守城舉辦噶哈巫過年,恢復中斷半世紀的牽田、走標活動。接著連續2年,四庄重建站運用全國民間災後重建聯盟的補助,和守城社區合辦「番過年」,邀請各社區族人參加。
噶哈巫協會籌備之時,已討論為擴大社區整合、凝聚族人認同,在理事會名額分配上,便以跨社區的公平比例原則,四庄每個社區各3席理事、各社區理事長是當然理事,加上牛尾庄1席,因此成立大會的選舉依此選出理事名單,並請蜈蚣、大湳、牛眠三個里的里長為顧問;噶哈巫協會的理監事組織,是促成跨社區活動順利舉辦的成功因素。從2002年底,噶哈巫協會結合各社區幹部的組織運作,組成「番過年籌備委員會」,由各社區輪流參與主辦,順利完成每年「輪庄」舉辦的「番過年」。
但2015年,因牛眠社區單獨向原民會申請文化祭儀的20萬補助,從此形成每年噶哈巫協會和牛眠協會,各自舉辦過年活動,但日期又相當接近。延續至今,由於獲得政府單位經費補助,活動更加盛大歡樂,卻也沖淡了災後族人在困頓中患難相助和團結的情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