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拍攝於2002年12月29日,在埔里守城社區的社區生活文化館,一位社區住民和四庄工作站黃美英老師在古老器物前的合影。興建於日治時期的守城集會所,居民稱為「公廳」,戰後改稱社區活動中心。1999年921地震致使磚造牆壁龜裂、屋頂瓦片掉落,被判定危險建物,不堪使用。災後重建,埔里鎮公所獲屏東縣政府九二一賑災管理委員會的資助得以重建,由鎮公所發包工程。2001年社區活動中心新式建築完工,但室內空無一物,社區發展協會和四庄工作站便商議將活動中心轉型為「社區文化館」的經營方向,並將此構想納入「守城社區廣場規劃設計案」的子計畫。
本案經由行政院文建會及南投政府縣文化局審查通過,社區生活文化館的室內裝修工程19萬,展示及活動費10萬元,有賴蔡慈鴻建築師、四庄工作站黃美英,以及美術設計蕭彥伶,盡力協助各項室內裝修及展示內容,尤其是居民熱心提供震災搶救的古老器物,更加可貴。
守城舊公廳蛻變成生活文化館,讓居民及參訪人士藉由古器物展示和圖文簡介,瞭解聚落文史和生活演變軌跡,以及災後重建的長期努力,成為族群文化與集體記憶的場所。921災後重建時期,更時常配合年度節慶活動與產業特色舉辦各項特展,帶動解說與活化社區,開啟社區重建與發展的新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