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重建家園愛鄉活動

       照片拍攝於2000年4月初清明假期,在埔里守城橋下的眉溪河段,由長輩帶領孩子下溪體驗砌石捕魚的文化,成為921文化生活重建的一環。事實上,921震災之後,家園破敗,雖然舉辦「番仔過年」和舊曆年,在蕭瑟寒冬中帶來不少溫馨與希望。但年節過後,居民仍須繼續面對社區環境和家屋重建,災後半年,居民多已感到疲憊焦慮。

       2000年,清明掃墓和兒童節將至,許多在外工作的村莊子弟將返鄉掃墓祭祖,眉溪兩岸的平埔族群村庄,老人家回憶以前每逢清明,雖是漢人習俗,但也因外地工作子女放假返鄉,往昔,長輩會帶兒孫到眉溪,教導砌石堵水的捕魚技法,用捕撈的生魚和山上設陷阱獵得的獸物生肉來祭拜祖先;村莊一些婦孺老幼,在眉溪堤岸放風箏,也是兒童喜歡的親子活動。

       因此,重建站與社區發展協會,在眉溪及堤岸舉辦一系列活動,邀請耆老教導捕魚及製作風箏,在堤岸講古、野餐、歌謠比賽,體驗田園樂趣、培養愛鄉情感,重溫四庄平埔生活風情。譬如當時4月8日在眉溪堤岸,由美術老師林冠云帶隊舉辦畫畫比賽,迎接眉溪朝陽、彩繪家鄉重建願景;4月9日青春歡唱晚會則是全村總動員,安排宵夜美食、贈送夾克紀念品給社區重建團隊,鼓舞繼續未完成的重建工作。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黃美英
  • 貢獻者
  • 資料來源
    自撰
  • 時間迄
    2000/4/9
  • 時間起
    2000/4/3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