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水沙連歷史與建構大學城

山水相連的埔里、魚池等水沙連地區自古即陸續吸引民眾移居,1995年建校在此建校的暨大,1999年突遭921震災挫折,重建地方關係,促進大學與社區跨領域合作,書寫人文實踐與社會創新故事。

暨大期待建設美麗水沙連為大學城,然受到921地震的重創及波折,讓暨大因此有更好的機會,及早修正檢視 並與地方有更多對話與互動,建構與地方同生共榮的水沙連大學城。

此區清雍正前被視為化外生番地,雍正時成立「水沙連保」移駐諸羅北路協鎮於彰化,惟埔里仍屬界外生番地。1847年(道光27年)閩浙總督劉韻珂率淡水同知曹士桂等履勘水沙連六社,向道光上《奏勘番地疏》細述位置山川、人口禮俗、農耕物產,闡述開之易成功,禁之難弭患,然未被清廷接受。

1911年(明治44年)日人整合民間糖廍成立「埔里社製糖株式會社」,建輕便鐵道兼營客運,糖業全台產量最高,大量漢人移墾埔里。1915年(大正4年)東京「臺灣拓殖株式會社」向總督府申請挑米坑牛相觸364.4甲豫定存置許可,1921年(大正10年)申請224.7甲成功賣渡,次年再申請鄰地114.6甲賣渡,合計339.3甲種蔗,大部分即今暨大校地;建輕便鐵道從今暨大總配電站旁縣道經蜈蜞坑過南港溪抵埔里。光復後臺糖公司接收種蔗、其後種樹薯、牧草及出租種蘿蔔等。

基本資訊

  • 所在地-地址
    南投縣埔里鎮大學路1號
  • 免費進場
  • 所在地-緯度
    23.9511431
  • 所在地-經度
    120.9306649
  • 是否開放
  • 參考資料
    奏勘番地疏、 邱正略博士論文:「日治時期埔里的殖民統治與地方發展」
  • 資料來源
    自撰
  • 撰寫者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紀美燕
  •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lat
    23.9511431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lng
    120.9306649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city
    南投縣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dist
    埔里鎮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address
    大學路1號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