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四個時代》系列

跟《四個時代》系列有關的相片,共2張
跟《四個時代》系列有關的相片,第1張
禁止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僅限公開瀏覽

《四個時代》系列

(圖1)吳天章《四個時代》系列,1990-1991年(民國79年-80年)作品,油畫,305.2×345.3 cm x4件。在1990年代(民國80年代)的《四個時代》系列創作中,吳天章以巨幅油畫呈現毛澤東、蔣介石、蔣經國、鄧小平四位兩岸威權統治的領導者形象,並將統治之下民族的傷痕如簡史般記載於衣袍之上,以豐功偉業對比哀鴻遍野,不乏嘲諷與反思意味,並透過符號的運用、象徵和敘事等表現手法,檢視政治、歷史與社會議題。

(圖2)吳天章《再見春秋閣》,2015年(民國104年)作品,單頻道錄像,4′  10″。2015年(民國104年)的展覽《別說再見》,吳天章延續其90年代後影像作品的美學風格:人工、精準、乾淨、塑膠感,以人工表層皮膜、矯飾的肢體及魔幻的視覺表現,演繹臺灣底層文化生活及人世間的悲歡離合,訴說著「如同鬼魅流連於監獄,留戀人間愛恨情仇不肯去」的情懷。

吳天章,1956年(民國45年)生於基隆市,原籍彰化鹿港。1980年(民國69年)畢業於中國文化大學美術系,為臺灣當代藝術指標「悍圖社」固定成員。曾兩度出征威尼斯雙年展,1997年(民國86年)以影像作品〈再會吧!春秋閣〉參展,2015年(民國104年)則以《別說再見─吳天章個展》作為臺灣參展代表,是為首位以個展形式在臺灣館展出的藝術家。

1987年(民國76年)臺灣解嚴,在政治議題狂飆的時代背景之下,吳天章的藝術思維備受衝擊,形成針對臺灣史觀角度思考的特質,反映出他對中國歷史與臺灣政治的批判,自省也引人深思,因此獲得解嚴後的藝術先鋒、臺灣藝壇解嚴第一人等稱號。此外,創作媒體/媒材的轉換,承載了藝術家與時俱進的議題思考和創作思維,反映時代性的見證,並且在不同階段作品中開拓了另類的人物圖像美學。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藝術與人文
建檔單位彰化縣文化局
撰寫者
李思賢
創作者
吳天章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1990 ~ 1991
媒體類型
照片
尺寸
305.2 × 345.3 cm x 4件
材質
油畫
檔案授權

關鍵詞

回到最上方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