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由水沙連雜誌在2001年10月發表,照片為作者張鴻銘描述災後使用生態工法重建復災的內容。921大地震造成埔里鎮250多處山脈成為嚴重崩塌點,當時擔任鎮長的張鴻銘,以植生復育的生態工法來進行環境復育。張鴻銘鎮長提到,桃芝風災所釀成的山坡地崩塌景象,其實可參考埔里921災後重建的工法經驗,有效進行國土復育。
921地震之後的重建規劃,是許多災區普遍面臨的巨大考驗,當時埔里鎮長張鴻銘也在不同工法之間面臨抉擇,最後選擇以成本最低、並對生態環境最有利的植生復育生態工法來施作,捨棄興建擋土牆、混凝土噴漿、綠化造林植栽、航空植生法等成本昂貴的方式重建坡地。並且,執行生態工法工程的勞動人員,都是埔里當地的失業者,運用農委會與九二一重建委員會所補助的三千萬經費,以工代賑,不但有效復原山坡生機,還可增進就業機會和降低社會問題。最後,重建之後的山坡地,順利度過桃芝風災的考驗,證明埔里的山坡整治經驗是成功的,也讓九二一重建會以此為範本,進行其他地區在桃芝風災之後的重建工程工法。
埔里鎮的植生復育生態工法,不但是921震災後以低成本執行又創造就業的成功指標,也成為中央政府在桃芝風災肆虐過後的坡地整治案例,樹立良好標竿,成為埔里921重建經驗中的重要案例參考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