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手工紙的故鄉 廣興紙寮

       921地震前後,埔里紙文化先是面臨產業變遷,後又因地牛翻身重創,許多紙工廠外遷、關閉,只剩廣興紙寮等少數廠家堅持下來重新開始,讓埔里紙文化不因地震衝擊而中斷,這篇文章為林瓊瓔2002年1月發表於《水沙連雜誌》第24期的〈手工紙的故鄉 廣興紙寮〉,道說廣興紙寮的興建歷史。

       位於埔里愛蘭台地的廣興紙寮,由黃耀東先生創立於1965年(民國54年),起先以代工性質為主,1973年(民國62年)後開始內銷。埔里在台灣經濟發展快速之下,造紙業進入鼎盛時期,新工廠與就業機會的增加,為埔里帶來財富,然而1991年(民國80年)後卻面臨台灣產業變遷,工資、物料上漲,環保意識抬頭、大陸改革開放等,讓接手家業的黃煥彰陷入轉業迷惘中,所幸最終選擇堅守本業拓展新方向,於1993年(民國82年)外銷韓國,並採納社區總體營造觀念,成立產業觀光促進會,與埔里酒廠等各產業結合,發展觀光,推廣紙文化。

       「觀光紙廠」是大眾對於廣興紙寮的印象和代名詞,921地震前後廣興紙寮都花許多心思在觀光上,並非單純考量營利,而是想傳播紙文化,讓埔里紙業有新發展。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自撰
  • 撰寫者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張雅惠
  • 創作者
    林瓊瓔
  •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2002/1/1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