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為黃世豐2016年拍攝於埔里南光國小,圖像代表黃世豐當時要在埔里鎮推廣紙八藝的意象圖騰。為了振興921地震災後埔里小鎮的文化,『埔里紙鎮』地方辨識行動倡議者─黃世豐把紙工藝區分為八種技法,他稱之為『紙八藝』,黃世豐為了更容易推動紙八藝讓民眾記住,研發以摺紙形象辨識,並請在地青年尤傑設計成圖騰,讓紙八藝的每種個性鮮明易記,並規劃與8所在地小學合作,將紙藝從小扎根。
黃世豐將剪、貼、編、黏、塑、捲、摺、抄八種技法歸納命名為『紙八藝』,並於2015年計畫開始與埔里鎮小學進行課程合作。主要從921校園重建的特色學校開始發展,他首先與學校老師在美術美勞課堂共同教學,前期以南光國小的『南光塑』,太平國小的『太平剪』為優先試作。紙藝融入教育中也打破偏鄉學校不在於功課多好,而是如何發揮地域共識創造在地優勢,紙藝從小奠定基礎,經由認同與養成,由一個學校帶領一種紙工藝,並培養職訓人才來支撐後續養成。
紙八藝成為地方辨識的造鎮做法,期待在於921震後,讓全世界看到中國、日本、韓國以外,另一個以紙文化為意向的國家,讓台灣的紙藝被看見也象徵埔里,突顯地域特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