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為黃世豐2017年拍攝於埔里鎮南光國小,圖中紙藝教室的南瓜、長頸鹿與色彩繽紛的作品,都是由南光國小師生利用廢紙漿製作,剛好成為節慶佈置的公共藝術。921地震後,埔里鎮為了振興地域,『埔里紙鎮』地方辨識行動倡議者─黃世豐在2016、2017年推動「紙漿塑」課程,將埔里紙業的廢紙漿融入教育中,讓南光國小成為第一個紙八藝推動的國小。
2016年擔任南光國小校長的吳松輝校長在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就讀文創相關博士班,從而跟教育部推動創客教育契合,校長決定支持以埔里紙為辨識,推動「南光塑」,將原本的美學課程融入紙藝。南光國小也在80周年校慶展出紙藝作品─南瓜,剛好又遇上西洋萬聖節,所以南瓜作品非常應景。學校也成立創客教室,並使用報紙當紙椅的作品核心,將紙漿包覆在外部塑型,然後再彩繪上色,紙漿材料製成的椅子還兼顧實用性。黃世豐與南光國小先從幾個班級開始試做,然後逐步規劃從校園推廣,期待最後到鎮上成為角落美學,當時埔里鎮立圖書館正好同時進行紙漿再利用的藝術推廣。
南光國小後來還在2016、2017連續兩年同時舉辦南光國小紙藝夏令營與大學生紙藝工作坊,把美感教育跟學校課程結合,成為921地震後,將廢紙漿融入教育的創新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