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為黃世豐2009年拍攝於造紙龍觀光工廠,圖中為社區媽媽跟著培訓人員學習紙材料包製作的情形。為了振興921地震後的地方產業,在紙企業造紙龍任職經理的黃世豐,將紙產業的範圍從造紙龍附近擴大到鄰近地區,2009-2019年間甚至衍生出大埔里地區的媽媽代工行業。
埔里鎮有很多媽媽在產後衍生出人力閒置問題,當時任職於造紙龍的黃世豐,效法日本農村的人力回收觀念,規劃以職業訓練方式,培訓銀髮族、新媽媽們投入手作紙材料包的製作,減少災後10年社區村里間銀髮族老化生病的比例,所以紙材料代工的成員幾乎百分百都是女性,估計幾年累積投入人口就超過300名。921地震後百廢待舉,埔里媽媽和社區阿嬤負責紙的捲跟塑形步驟,同時也讓孩子自小就接觸紙材料,明顯增加家庭就業與生活補貼。
埔里阿嬤跟媽媽投入紙材料代工,塑造出921災後的另類創業型態,不僅培育出紙材料加工技術者,也養成紙藝師資,最重要的是透過整個培力過程,讓紙企業可以直接向社區媽媽下單,是創造產業鏈的最佳例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