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董延齡講述法軍兩面手法想留難民繼續當苦工

    原留越義民董延齡講述在橡膠園當地工人不好找,工資又比較貴,義民工資很便宜,所以法國人希望義民永遠留在橡膠園工作,當時政府在台灣穩定了,要接留越軍民到台灣,法國人卻告訴義民,你們政府不准你們回去,又跟中華民國政府說,義民在橡膠園很好不想回去,兩邊騙。義民不相信,希望派代表要見黃杰,法國人開鐵甲車、軍人擋住義民,義民中有些年輕人去撞鐵甲車,法國人害怕才同意代表見黃杰,才知道法國人騙人。義民離開橡膠園,男人走前面,女人小孩走後面,走上馬路後,法國人看擋不住橡膠園義民,才送他們到富國島。

    黃杰在《海外羈情 留越國軍紀實》一書中曾提到,越南鴻基煤礦和廣利橡膠園得到法國軍方支持到營區招募工人,但是應徵的人太少,威脅與利誘不能發生效果,於是由法國軍方出面,多次要求增加工人,黃杰清楚提醒法國軍方,部隊進入越南,目的是轉回台灣去,到越南作工,招募應為志願而非強迫,沒有義務為他們作工。當時應募至煤礦區作工的約兩千人,參加橡膠園作工的約一千餘人。

    從民國42年5月23日第一批船到達台灣,至6月22日第七批船的海菲號離島北航的部隊運輸回台期間,黃杰因「工人轉運」等問題,曾經三次離開富國島親自前往處理。留越義民是便宜又好用的人力,法國人想盡辦法把他們留在橡膠園裡做苦工,實在是趁人之危圖利自己。

基本資訊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