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董延齡講述難民被載至墓地淋雨過夜,後徒步到蒙陽

  原留越義民延齡講述一家人從山東逃到廣西後,共產黨造謠說連越南都被打下來,叫他們不要走了,但他們不相信還是繼續走。詢問當地老百姓得知離越南不遠,看到前面都是大山,遠遠都是人,當地老百姓說是「鎮南關」(現稱「友誼關」),兩三百個從北方各地來的難民湊錢,請當地人帶領,爬山繞過鎮南關進入越南。入越後,法國人開卡車載他們經過諒山,因為難民很久沒洗澡、刮鬍子像囚犯,越南華僑看他們可憐,朝著車上撒糖、花生給他們吃。夜間法國人叫他們下車,當晚下雨,地上都是水,難民互相依靠淋雨睡覺,天亮後才發現是墓地。有個法國人帶隊叫大家走,淋著雨走了好幾天,到達第一個目的地蒙陽。

 鎮南關是中國古代九大名關之一,關樓高22米,底層是厚實的城牆,中央為圓拱頂的城門,非常雄偉,有「天下第二關」之稱。民國28年日軍占領鎮南關燒毀關樓,並將「鎮南關」橫額拓印寄回日本向天皇請功,之後劫走「南疆重鎮」石刻橫額。1965年中國大陸為表示與越南的友好睦鄰改名為「友誼關」,現為中國一類口岸(一類口岸為由中國國務院批准開放的口岸),周圍也闢建友誼關景區,由友誼關關樓、左弼山古砲台、右輔山古砲台群、左右輔山古城牆及登山古道、大清國萬人墳、廣西全邊對訊署(法式樓)等主要景點組成。


基本資訊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