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鄧慧英講述暫居高雄時第一次看電影的體驗

    台北富台新村眷戶鄧慧英講述到台灣來在高雄,會搭大棚子放電影,她從小到18歲結婚都沒有看過電影,也不知道什麼叫做電影,看電影看到有大水淹來,嚇得她帶著小孩在地上爬,說要淹到她了。

    早期台灣社會窮困,缺乏娛樂生活,眷村裡普遍的娛樂除了「打麻將」外,在電視機還不普遍的年代,屬「露天電影」最受歡迎,也是早期眷村重要娛樂活動之一。露天電影就是在眷村空地立兩根柱子,綁上一塊大的白色銀幕,用放映機播映。當時眷村若播放電影,就會有人提早拿著椅子、板凳、扇子前往占位子,等待觀賞,開演後現場坐滿了人,因為是平地,前面的人若個子高,會擋住後面的人,因此正面如果觀眾太多,就會有人、特別是孩子們坐到反面去看,風大時,銀幕還會隨風飄揚,上下左右搖晃,饒富趣味。因為在戶外放映,難免有蚊子叮咬,現在也稱為「蚊子電影院」。


基本資訊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