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富台新村眷戶連海波講述出生一兩個月時父親從軍,在他5、6歲時共軍作亂,父親回家帶著媽媽、舅舅及他離開家鄉。逃難經過十萬大山,經滇緬公路到越南的經歷。當時他們走山路,共產黨軍隊在後面追,聽到前面吃緊就往後退,來來回回兩趟,當時沒紙鈔,大家帶著「袁大頭」逃難,因為太重,為了減輕負擔,沿路看到很多丟棄的「袁大頭」,也看到很多襁褓中的嬰兒被丟棄路邊,後面有不忍心的年輕人撿起嬰兒一起帶走的可憐景象。當時裹小腳的媽媽牽著他,舅舅挑著擔子用籮筐裝著不滿周歲的妹妹及衣物,穿越十萬大山。
「十萬大山」是廣西東南部的一座山脈,東北——西南走向,屬桂西南山地勾漏山系,東起貴台鎮,西邊至中越邊境,分布於欽州、防城、上思和寧明等地,是廣西最南端的山脈,長100多公里, 寬30-40公里,總面積達2600平方公里。海拔700-1000米,也有不少超過1000米的高峰。十萬大山主峰位於上思縣南部雞籠隘附近的蒔良嶺,海拔1462米。因山脈連綿, 峰巒重疊,點不清,數不盡,故稱十萬大山。
國史館《留越軍民訪談錄(二)》中,高書芳描述進入十萬大山驚險情形,「夜裡趕路,落後而失散」「飢寒交迫,途中罹病,只好流落他鄉」「土共猖獗,常有搶劫事件」「土共隱匿山中,從高處樹叢對路人放冷槍」,甚至還有遭遇共產黨軍隊,雙方猛烈交鋒的慘烈狀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