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嘉社區在兩岸開放探親前,住的都是單身榮民退員,開放兩岸探親後,原則上也是規定限制單身榮民居住,只是因為在情理上多了一些關懷。總不至於退員們因為守衛台灣、在台灣守寡獨居40年,到老返鄉從大陸帶老婆小孩來台灣享幅,卻面臨條例而被迫遷出,另謀住處吧!
於是陸嘉社區在1987年(民國76年)開放大陸探親後,就面臨了給有眷者住與不住的兩難,眷屬初期以短期居住或看護名義游走於管制邊緣,在其他陸配競相仿效及退員凋零下,日益增加的空房舍為社區常態,單身退舍配偶的進住,就成了社區不可擋的趨勢。
陸嘉社區每間宿舍約在1.6坪左右,一張雙人床、一張桌子就幾乎佔滿了房間。配偶的洗澡、女性廁所,就成了單身退舍的陸嘉社區為容納這群女性所做的改變。
一~八寢室皆使用公共浴室與廁所,於是在後門旁特別規劃女性廁所、浴室,但因靠近後門已損壞,常遭外面的宵小偷窺,所以後來也被閒置;社區第九、十寢室的每層樓各都有4間廚房2間衛浴設備,在規範下可以提供需求;也有些退員就利用社區的空地,蓋起私人小屋,或把宿舍打通加蓋廚房和衛浴,處理家庭日常生活所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