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曼麗1941年(民國30年)出生於雲南,主要是跟著爸爸的軍隊一起遷移。徐曼麗的父親當時已經任上尉官職於濟南徐蚌會戰,帶領軍隊準備撤退時成仁,遭共產黨砍頭戰死沙場。後來跟著大哥去到上海,那時候她才八歲,還在上海讀書,結果他哥哥的勤務兵到家中趕緊帶著徐曼麗家族,叫喊著:『妹妹、妹妹,趕快、趕快,背著書包,趕緊上勤務車!』於是直接就送到黃浦江。
當時徐曼麗、徐曼麗妹妹、徐母、大哥都通通撤退了,只有三哥說著:『不去!哪有自己人打自己人的!你們去玩一玩,大概兩三個月就回來了,我幫大家看著這家。』誰也沒有預料到,這一別就是這麽漫長時間的分離。當時徐曼麗一家人,先搭著輪船,後轉火車,一開始就來到了新竹落定下來,當時分發的眷舍為空軍一村,而三哥雖然沒有被共產黨打死,但是也被發配到青海,最後也在青海成家,一家人也分隔在兩個異地開始自己的故事。
隨著軍隊移動,是那個時代軍眷的命運。徐曼麗的家族歷經了大時代的動亂,也見證新竹空軍遷徙的遷移路線。軍眷們1949年(民國38年)撤退時,搭上輪船的軍眷首次見到台灣即是基隆港,隨後依照軍團編組進行分發,搭車火車來到異鄉。徐曼麗的大哥職任八大隊飛官,因此家族搭乘著火車便來到了新竹。
陸軍來台眷屬非常低,但是空軍的撤退是有計畫性的撤退,所以才有機會以家族撤退的方式進行,根據文獻資料,政府早就在1948年(民國37年)11月把上海江灣機場的設備搬到台灣,在上海未淪陷前,即先將駐紮上海的空軍撤退安派,空軍有交通工具之便,因此是有計畫性地撤退,才能有此機會以像徐家整個家族撤退的方式來到台灣安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