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最後離開煥民的家戶-曾家

數位物件授權: 僅限公開瀏覽

最後離開煥民的家戶-曾家

煥民的空間故事 ▍最後離開煥民的家戶-曾家

大約 1982 年左右,原先住在芳蘭山附近眷村的曾家搬到了煥民新村,一大家子一住就住到搬遷前的最後一刻。這個陪伴曾家一家人30多年的老家,從孩子的成長、婚嫁到孕育下一代,家屋的每一個空間對於他們都有著自己鮮明且獨特的回憶,每一次回到在蟾蜍山的老家總是感觸良多。
煥民老家雖然經過整修,但不變的仍是那個老家的 #紅色大門,就讓我們一起通過紅色的大門,開啟曾家三代在從前煥民家屋的生活回憶、故事與依戀,也看看 #不同世代 對眷村生活的描述與感受吧!

特別感謝|曾周秀琴、曾惠均、曾德明、葉士超、林幸美、曾碩善頁、曾碩顤、葉家建、鄭達達 (Tat Keng Tey),以及提供協助的所有居民朋友

▎煥民的空間故事 ▎
從2010年煥民住戶搬遷至萬隆軍宅後,煥民新村的房舍就面臨拆除危機,所幸在社區發起保存行動後,蟾蜍山於2014年指定為 #文化景觀,成為近年來臺北市保存範圍最大的文化資產。2018年文化局啟動修復計畫,並於2020 年蟾蜍山聚落迎來第一棟修好的煥民房舍- #蟾蜍山大客廳,未來將作為推廣蟾蜍山的 #文化基地。
在這新舊交接、聚落地景改變之際,我們邀請蟾蜍山大客廳的3戶原住戶(12號陳家、10號須家、8號曾家)重回老家、走訪新的空間,並分別透過3個家戶的生命故事與從前生活空間的樣貌,稍稍一窺那在許多人記憶中的「#蟾蜍山與煥民新村」。
------
▧ 策劃執行|為為設計 小山微微
▧ 訪談協力|好蟾蜍工作室 蟾蜍山:老公館 心聚落
▧ 影片製作|大享受影片
------
城南形象影片|https://supr.link/hYL35
城南地圖摺頁|https://supr.link/WgcrL
 蟾蜍山聚落地圖|https://supr.link/IfuME

禁止下載描述文字授權: 僅限公開瀏覽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空間、地域與遷徙
建檔單位臺北市政府文化局
創作者
莊喬安
時間資訊
發表日期
2020
媒體類型
影片

關鍵詞

回到最上方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