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洪慶雲自述赴日本考察彩色片沖洗產業並回臺自行研發設計16毫米沖洗機的經歷

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洪慶雲自述赴日本考察彩色片沖洗產業並回臺自行研發設計16毫米沖洗機的經歷

本影片為2002年7月3日採訪洪慶雲(1929-)的影像紀錄片段。在訪談中,洪慶雲自述赴日本考察彩色片沖洗產業後回臺研發設計16毫米沖洗機的經歷。


洪慶雲回憶,大都影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大都)董事長陳棟邀請他由電影攝影師轉業加入大都發展彩色沖洗技術,而由於大都對於彩色沖洗的技術與機器都不懂,他便與陳棟數次前往日本考察彩色沖洗技術與機器等產業。就沖洗技術部分,他主要從東映化學學習良多,而就沖洗機器部分,他也參訪多家,但其中一家大友製作甚至提供其機器設計圖。之後,彰化高工畢業的洪慶雲即根據日本考察所得自行研發設計16毫米的底片沖洗機與正片沖洗機。


1963年,中央電影事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影)沖印師陳棟在臺語片影人的鼓勵下,合夥成立民營沖印廠先驅──大都影業(營運時間1963-2011),並邀請洪慶雲入股。大都初期以沖印黑白片為主,而當時臺灣電影的彩色底片都要送到香港或日本沖印。1967年,中影完成第一部自力沖洗的彩色片 《路》,大都也因此面臨要儘快跟上彩色沖印的挑戰與壓力,故而洪慶雲與陳棟於1965年前往日本考察彩色沖洗產業,並從事研發彩色沖洗機。


彰化高工機械科畢業且有改造器材經驗的洪慶雲在結束日本考察回臺後,憑藉個人記憶及簡易設計圖,成功自製16毫米底片沖洗機及正片沖洗機。自此,洪慶雲將重心從電影拍攝轉向膠片沖印技術,也為臺灣彩色沖印技術開啟新扉頁。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藝術與人文
建檔單位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創作者
洪慶雲
時間資訊
採訪時間
2002/07/03
媒體類型
影片

關鍵詞

回到最上方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