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1地震重創魚池鄉活碳層土活躍的頭社村農業,災後村民全力重建,苦思多年後,找到農村光農業的方向,頭社金針花觀光農園就是典型的代表之一,到2020年時,已栽種200種金針花,既有農業收入,又可帶動觀光。圖為曾海山先生於2020年5月所拍攝。
頭社金針花田面積有3公頃,位置差不多就在頭社盆地的中央,也就是活泥碳層土最活躍的區塊,土地活到會冒水還會彈跳;園主有時不得不舖上地墊,遊客才能進花田賞花;花田最低處還是免不了泥濘冒水,積成水池和排水河道,這河道可以划小船。
花田裡栽種的金針花達200種,有別於花蓮赤嵙山、60石山以採收為主的金針花田,園主人王順瑜研究栽種的七彩金針花以觀賞為主。園內不只金針花,消失百年的日月潭原生種藺,瀕危的水社柳都有不小的族群。
園區採收費入園制,由於頭社金針花田大半年都在栽種管理,只有5至9月的花期才開放觀光;農村921震災後經營不易,頭社金針花海能否永續,得看遊客賞不賞臉。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